新葡的京集团350vip8888【首页】

联系我们| 邮箱登陆

坚守在西准噶尔的铀矿找矿“孤勇者”

来源: 作者:钟仕诚 发布时间:2022年07月11日


  

  再次站在雪米斯坦山白杨河畔,倾听着河水与鹅卵石碰撞击打的声音,杨文龙仿佛回到了十二年前。那时,他刚刚大学毕业,懵懵懂懂的加入了铀矿找矿的中坚力量——核工业二一六大队,从此开启了一段“没铀你不行”的人生旅途。据说,当初择业时他并没有内心的挣扎,一张简历、一个电话就把核工业作为了自己的一生所托。

  党建引领破困局

  2010年毕业后,杨文龙进入二一六大队三分队工作,2012年,他被调到二分队,在北天山开展铀矿的区域调查工作。2016年,杨文龙再次服从大队安排,时隔4年后再次回三分队,主持分队的技术工作。

  三分队是一支有着优良传统的队伍,分队成立后转战天山南北,完成了伊犁扎吉斯坦中型铀矿床的勘探工作和南疆大区域战略选区及勘查等工作,2008年以来,分队又发现了白杨河超大型铍铀矿床,分队先后荣获国家“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中核集团“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和中国地质学会“十大找矿成果奖”等奖项。但此时,分队正面临着铀矿资源量的增长陷入桎梏,后续勘查地段“青黄不接”,多金属找矿没有头绪的困难局面。但如何提振技术人员的自信心,扩大矿床规模,突破外围,找到新的工作靶区成为杨文龙亟待解决的难题。

  面对困局,杨文龙深知单枪匹马难以“破局”,唯有依靠团队的力量才能实现突破。为此,作为分队长兼支部书记他,在工作中身先士卒,跑路线、拉剖面、采样品、画图件,一样不能少,在生活中严以律己,拉家常、聊思想、谈技术,一人不落下。同时以党建为抓手,组织开展“党建+技术交流”、党支部技术微党课等活动,组织党员参观白杨河矿床旧址,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同时抓住党员这一关键少数,召开支部研究生产扩大会议,给党员压担子、担责任,让党员真正站在了一线、顶在了一线。

  他与支委一起总结分析分队现状,优化分队绩效考核办法,为年轻职工搭建成长的舞台,定期与分队党员群众谈心谈话,倾听大家对大队、分队发展意见和建议。积极营造学习研究的氛围,鼓励不同学术观点、找矿思路的讨论和碰撞,努力形成“百花齐放”的学习氛围。鼓励职工积极参与仪器使用、软件运用和工作方法的各类学习;实行“周例会”制度,让技术人员针对当前工作充分交换意见,形成头脑风暴,爆出智慧火花;设立科研小课题,充分调动技术人员的大脑,在月度技术交流会上进行评比展示并将成果纳入绩效考核;督促技术人员多读书勤记录,提倡“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精神,让技术人员撰写读书笔记。种种举措,皆旨在促进青年职工成长和成才,致力于培养适应地质找矿的复合型人才,让青年人在具体项目中担任重要角色,施加压力,促其成长,着力打造一支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能吃苦、肯奉献的地质找矿队伍。

  综合找矿开新局

  近年来,为响应大队“以铀为本,多元发展”的工作方针,杨文龙带领分队再次跳出“舒适区”,挑战“新领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精力用于多金属找矿,作为核工业队伍,此前多专注于铀矿找矿,面对并不擅长的多金属找矿,知难而进,从头开始,翻教材、看文献、学规范、请专家……凭着这种肯专研、能吃苦、想干事、能干事的精神,取得了铍铀矿床规模进一步扩大、金矿找矿取得新进展的“多点开花”的喜人成绩。

  在杨文龙的带领下,在分队职工群众共同努力下,三分队的精神风貌明显改善,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日益凸显,技术人员各尽其才,积极性增高、战斗力增强。近两年,在西准噶尔确定了新的铀矿找矿方向,还新发现了较好的金的矿化线索。通过多年的努力,分队的人心聚起来了,找矿的信心也足了。

  2020年7月,正值生产大忙季,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正常生产生活节奏,因为疫情封控的原因,工作人员无法进入工作区开展工作,工作区正在生产的钻机也因为生产、生活物资无法正常保障面临停滞的可能,怎么办?杨文龙和分队的党员群众群策群力,想办法、出对策,经过多方沟通协调,分队最终派出四名同志打包好行李、驻扎在工作区的帐篷中,在随后的45个日日夜夜里,他们吃住都在山上解决。通讯难,驻地无信号,那就走到有信号的山顶;补给难,那就因地制宜,多买包菜腌制咸菜;寂寞了,那就牵上黄狗,去山顶坐看云卷云舒。去时夏日炎炎,归来秋意凉凉。山风吹黑了脸庞,吹不冷奉献的心。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他们确保了年度各项工作如期完成。

  分队精神面貌的改变、找矿成果的凸显也得到了上级的鼓励和肯定,分队先后荣获中核集团“五四红旗团支部”、大队“五星级党支部”、“安全先进集体”、“质量先进集体”等荣誉。杨文龙本人也先后被获评大队“担当作为好干部”、“双文明先进个人”、“优秀党务工作者”。

  砥砺前行唯孤勇

  十二年,弹指一挥间,杨文龙立足野外一线,以苦为乐,找矿的足迹踏遍了天山南北,汗水撒遍了戈壁沙漠。他观赏过雪米斯坦山上的冰雪融化,品尝过南天山呼啸的风沙,攀登过西天山陡峭的山崖,感受过东天山灼热的盛夏。乐观的生活态度让他将这一切视为“夏有凉风冬有雪,春有百花秋有月”的浪漫人生。

  十二年间,他完成了从青涩懵懂“小男孩”到成熟稳重“好男儿”的蜕变。从地质技术员做起,历经项目主管、项目负责、技术负责,成长为分队长、大片区负责。2014年,入选首批中国铀业“青年地矿英才”培养计划,2022年,受聘中国铀业“项目总师”。先后主持、管理十多个项目,在《地质论评》《地质与勘探》等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4篇……一路走来,几经风雨、几多风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又是一年父亲节,当听到儿女用稚嫩的童音喊“爸爸,节日快乐”时,杨文龙心头不免泛起一丝苦涩。铀矿找矿这个工作,虽没有“此身已许国再难许卿”的悲壮,可亏欠家人是难免的,只能对日渐苍老的父母和辛勤哺育幼儿的妻子道一声你们辛苦了,柔情收于心中,重任抗在肩头。

  杨文龙同志作为一名平凡的核地质人,立足于一线十二载,足迹遍布天山南北,汗水挥洒于戈壁大漠,在铀矿找矿的道路上,杨文龙和他的团队勇做“孤勇者”,砥砺前行着。

  弦歌不缀,芳华待灼,一千次振翅,星辰为伴,奋力飞越从热爱到梦想的距离;一万里跋涉,驰而不息,努力探索从勤奋通往无悔的天地。

XML 地图